有人說我應該會喜歡這部電影。
不同於一般的傳記電影,<梅蘭芳>裡的梅蘭芳,沒有傳統至血至肉可歌可泣的深度刻劃,反倒像一張乾淨無邪的白紙,正當想要殺死孟小冬的戲迷訴說他對梅蘭芳的傾慕,由黎明飾演的梅蘭芳竟天真無邪的說他不知道他的戲會讓人悲傷,這也讓電影<梅蘭芳>在處理這位傳奇人物時,讓人為之一亮,或許真實世界的他就像一張乾淨無邪的白紙,所以導演陳凱歌處理的方式是用眾人的髒,襯托出此角出奇的白,甚至讓人產生幾分迷惑...
飾演少年時梅蘭芳的演員余少群可以說是演得入木三分,演十三燕的王學圻更是超然,連說話的語調都絲絲入扣;雖然我不懂京劇,不過<梅蘭芳>這部電影可貴之處在於,導演用了非常平凡的觀點去訴說電影,像是其中梅蘭芳因為日本入侵中國而拒演,片中利用邱如白一角轉化描述萬一德國入侵英國,難道英國從此不演莎士比亞,透過這樣的方式,<梅蘭芳>相當的通俗,揮別一般華語電影難容於西方世界的窘境,然而梅蘭芳到美國演出大受讚賞,電影處理起來卻沒將兩個文化中的磨合表白,顯得有些格格不入,但我認為電影<梅蘭芳>操作的方式自成格局,相當特殊。
片中的運鏡方式我蠻喜歡的是利用戲子的角色,讓扮戲的梅蘭芳下了戲台仍然穿著戲服在生活中的場景"演出",這樣拉平了現實觀眾與電影角色的距離,也成為一項創意,讓空間跟角色有了更大的互動關係;至於我比較疑惑的點是某些鏡頭的比例抓得很復古,讓我在電影院瞬間有種拉回現實感覺在看黃梅調的感覺,雖然我不知道這樣好或不好,但不失為一種營造氛圍的手法。
台詞的孤獨,道盡梅蘭芳一生,不用太繁雜的時代講動盪人心的轉變,電影末,梅蘭芳復出時,一群人蜂擁般的跟隨,頓時讓我想起<香水>裡的葛奴乙,他跟梅蘭芳一樣,乾淨無邪的像一張白紙,甚至乾淨到沒有體味,所以他便渴望像個一般人,甚至受人愛護,不同的是,梅蘭芳的渴望,恐怕是一生穿梭台上台下間的無語。
"雄兔腳撲朔,雌兔眼迷離;雙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!",撲朔迷離的內心與外貌,複雜的程度,明瞭的只有梅蘭芳自己。
碧戈凱特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