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家

    我非常喜歡日本電影描寫家庭的故事,那是放眼世界其他國家少有的片型,這也反映觀眾的素養,成熟到願意買單這種不灑狗血與特效的內容,卻也更專注劇本的細膩與完整性。

    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<我們家>,出色地營造劇中每位家庭成員的“份量感”,日常出現忘東忘西徵兆的母親,到院檢查後被醫生宣判腦癌,且生命竟然短到剩下一個禮拜;為人妻母的她直接住進醫院,原先擔任家人潤滑劑的角色頓時消失,這時家中三位男性(快屆退休卻面臨公司破產的父親、妻子懷孕且曾是抑鬱啃老族的哥哥、看似不太牢靠又不學無術的弟弟)該如何面對緊接而來的問題?倒成了這部電影有趣的命題。

    面對巨大且緊迫的難題,這家人不走哭天喊地的路線,眼下釐清家中財務狀況,好籌措醫藥費,卻發現家中貸款多到頻臨破產,由妻夫木聰飾演的長子,在面對債務轉移與妻子協商挪用存款救急遭拒的僵局蠟燭兩頭燒,加上已無解決事態能力的父親與說話有些不得體的弟弟,叫人看得同情。

    醫院裡,病情逐漸惡化的母親開始胡言亂語,甚至不認得自己的長子,命他離開病房;一會兒竟又對著弟弟抱怨起自己丈夫多年來的不是,當下兩人更是情何以堪。片中令人難忘的,便為母親手術結束後,父子三人在醫院破涕為笑卻又帶著男性矜持不敢張揚的戲碼,讓人佩服導演細膩敏銳的見解。

    導演石井裕也於2014年在金馬影展受訪時表示,原著故事的家庭僅有獨子一人,實在無法想像一個人怎能獨自承擔一切,才加入弟弟角色緩和氣氛;片中飾演弟弟一角的演員池松壯亮,演技出色地把角色處於「轉為成人」的尷尬年齡階段表演得極具說服力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。

    電影的內涵溫暖,但後勁之強,尤其弟弟擔心哥哥會因為承受不了壓力再次自閉,決心跟哥哥一起度過難關,拿著母親病歷跑遍所有醫院,最終獲得醫生解答的一刻相當動人;生命的無常與困苦往往在一念之間擊垮人們,的電影裡兄弟倆展現契而不捨的精神堅挺面對,不僅重拾了家人間的關係,亦警醒觀眾這份平實可貴的核心家庭價值。

    如何將一部樸實的家庭電影拍得深邃內斂又不失厚度,導演石井裕也作了最好的示範!

    碧戈凱特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