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坎城影展將評審團獎頒發給導演Jean-Luc Godard的<告別語言>與加拿大才子導演Xavier Dolan執導的<親愛媽咪>。細數Xavier Dolan作品,從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的<聽媽媽的話>,藉由母子間的相處關係,探討當代家庭關係,更罕見地著墨在孩子內心面向、第二部<幻想戀愛>講述兩位男女好友死黨,在面對愛情來臨時兩人之間的推移關係、第三部<雙面勞倫斯>則從一個變性者的角度審視愛情與價值觀等多元面向、第四部<湯姆在農莊>犀利地藉由失去男友的主角到訪,解剖家庭與男友家人的真實面貌、而第五部<親愛媽咪>回歸母子主題,有別於<聽媽媽的話>,將焦點擺在母親身上。
我認為導演Xavier Dolan在處理母子的主題上表現得游刃有餘,比起其他題材少了過於直白的內容,優雅從容地真實展現母親與孩子間相處的面貌;<親愛媽咪>故事描述由Anne Dorval飾演的單親媽媽獨自扶養患有ADHA(注意力缺陷過動症)的兒子(Antoine-Olivier Pilon飾),電影開場,先是母親在計程車上對司機發難,表示早已告知行經的路線不通,兒子便在一旁幫腔搗亂,在司機反擊後越演越烈,竟變成兒子失控歧視司機的場面。
返家後,兒子為表歉意,拿了一條刻有Mommy文字造型的項鍊給母親,誰知Anne Dorval竟質疑起自己的兒子取得項鍊的正當性,氣得Antoine-Olivier Pilon情緒失控,劇情至此,我們看到原本振振有詞的母親開始無法招架兒子的憤怒,甚至在快被兒子掐死時,拿下牆上的相框狠砸他的腦袋,最後連忙道歉地害怕躲進樓梯小隔間內,原先暴怒的兒子突然平息下來,開門一看,原來鄰居Kyla(Suzanne Clément飾)前來關心兒子傷勢。
鄰居的出現簡直像場及時雨,補足了這個家庭最迫切的問題,擔任教職的她,免除了Antoine-Olivier Pilon因經濟問題在家自學的教育問題,亦充當起母子間的潤滑劑,三人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;如果說導演Xavier Dolan在前作<湯姆在農莊>展現的銀幕比例變化手法,是將原本滿版畫面縮減製造賁張感,那麼在<親愛媽咪>裡,反其道而行將原本縮減的銀幕畫面展開成滿版,則是變相製造邁向歡樂與自由的意境,尤其Antoine-Olivier Pilon伴隨歌曲伸手向前掰開畫面的片段,無疑將成為影史經典一幕。
片中最令人感動的情節,落在Antoine-Olivier Pilon在超市自殺的後,還勉勵前來營救的Suzanne Clément不要懼怕口吃,把救命說出來,當Suzanne Clément大喊Anne Dorval的劇中名字-Die後,兩個女人無懼地攙扶失血過多的Antoine-Olivier Pilon往前行,母親的天性在此展露無遺,當孩子有難時,不是哭天喊地的失態,也不是冷漠觀看的陌生人,而是拋下傷悲,執念於搶救的現實,叫人動容。
上映前夕,有篇文章提及片中較為歡樂的地方多以黃色色調呈現,而主角的房間以紅色呈現,反映其強烈的性格,我則注意到當Antoine-Olivier Pilon被送去強迫治療後,母親與鄰居為此產生歧見於多日後相見的那幕,雖然色調也是黃色的,但母親身上的衣服卻是紅色漸層,是否暗喻著歡愉與現實的妥協已不能用友好來化解歧見?
片末當母親騙哄兒子要出遊時,畫面再次展開,路途上,流動的影像帶到多年後兒子成長結婚的畫面直至畫面逐漸模糊,不知是否是母親的夢境想望,亦或淚水弄濕了鏡頭,返回現實,綠燈亮起,車子轉向為人母最痛苦的決定。
<親愛媽咪>神準地選用歌手Lana Del Rey的歌曲<Born To Die>完結了戲劇性般的收尾,藉以呼應片中母親的名字-Die,真是一部處處費心安排的佳片;早在<聽媽媽的話>就演出母親一角的Anne Dorval演技了得,大概最瘋狂、可悲、堅強的母親角色都在Xavier Dolan的電影裡被她演走;而飾演兒子的Antoine-Olivier Pilon逗趣又沈穩的演技叫人折服。
期待有朝一日能看到Xavier Dolan電影裡的父親!
碧戈凱特
我認為導演Xavier Dolan在處理母子的主題上表現得游刃有餘,比起其他題材少了過於直白的內容,優雅從容地真實展現母親與孩子間相處的面貌;<親愛媽咪>故事描述由Anne Dorval飾演的單親媽媽獨自扶養患有ADHA(注意力缺陷過動症)的兒子(Antoine-Olivier Pilon飾),電影開場,先是母親在計程車上對司機發難,表示早已告知行經的路線不通,兒子便在一旁幫腔搗亂,在司機反擊後越演越烈,竟變成兒子失控歧視司機的場面。
返家後,兒子為表歉意,拿了一條刻有Mommy文字造型的項鍊給母親,誰知Anne Dorval竟質疑起自己的兒子取得項鍊的正當性,氣得Antoine-Olivier Pilon情緒失控,劇情至此,我們看到原本振振有詞的母親開始無法招架兒子的憤怒,甚至在快被兒子掐死時,拿下牆上的相框狠砸他的腦袋,最後連忙道歉地害怕躲進樓梯小隔間內,原先暴怒的兒子突然平息下來,開門一看,原來鄰居Kyla(Suzanne Clément飾)前來關心兒子傷勢。
鄰居的出現簡直像場及時雨,補足了這個家庭最迫切的問題,擔任教職的她,免除了Antoine-Olivier Pilon因經濟問題在家自學的教育問題,亦充當起母子間的潤滑劑,三人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;如果說導演Xavier Dolan在前作<湯姆在農莊>展現的銀幕比例變化手法,是將原本滿版畫面縮減製造賁張感,那麼在<親愛媽咪>裡,反其道而行將原本縮減的銀幕畫面展開成滿版,則是變相製造邁向歡樂與自由的意境,尤其Antoine-Olivier Pilon伴隨歌曲伸手向前掰開畫面的片段,無疑將成為影史經典一幕。
片中最令人感動的情節,落在Antoine-Olivier Pilon在超市自殺的後,還勉勵前來營救的Suzanne Clément不要懼怕口吃,把救命說出來,當Suzanne Clément大喊Anne Dorval的劇中名字-Die後,兩個女人無懼地攙扶失血過多的Antoine-Olivier Pilon往前行,母親的天性在此展露無遺,當孩子有難時,不是哭天喊地的失態,也不是冷漠觀看的陌生人,而是拋下傷悲,執念於搶救的現實,叫人動容。
上映前夕,有篇文章提及片中較為歡樂的地方多以黃色色調呈現,而主角的房間以紅色呈現,反映其強烈的性格,我則注意到當Antoine-Olivier Pilon被送去強迫治療後,母親與鄰居為此產生歧見於多日後相見的那幕,雖然色調也是黃色的,但母親身上的衣服卻是紅色漸層,是否暗喻著歡愉與現實的妥協已不能用友好來化解歧見?
片末當母親騙哄兒子要出遊時,畫面再次展開,路途上,流動的影像帶到多年後兒子成長結婚的畫面直至畫面逐漸模糊,不知是否是母親的夢境想望,亦或淚水弄濕了鏡頭,返回現實,綠燈亮起,車子轉向為人母最痛苦的決定。
<親愛媽咪>神準地選用歌手Lana Del Rey的歌曲<Born To Die>完結了戲劇性般的收尾,藉以呼應片中母親的名字-Die,真是一部處處費心安排的佳片;早在<聽媽媽的話>就演出母親一角的Anne Dorval演技了得,大概最瘋狂、可悲、堅強的母親角色都在Xavier Dolan的電影裡被她演走;而飾演兒子的Antoine-Olivier Pilon逗趣又沈穩的演技叫人折服。
期待有朝一日能看到Xavier Dolan電影裡的父親!
碧戈凱特
留言